俄乌战场上装甲对抗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情。西方 support 的豹式、挑战者等坦克也逐步送到乌军阵地那边。而俄军总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切夫则发表了公开讲话,说经过三年半的激烈实战检验,T-90M主战坦克完全能够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他对此可是非常满意得很。
更让人留意的是,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和总统普京都曾直接把它叫作“世界上最棒的坦克”。
这款直到2020年才正式投入使用的装备,究竟凭着什么打得这么响亮、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莫尔德维切夫的评价可不是空洞的夸奖,完全是靠实战中的亲身体验给出的真切反馈。
他特意提到,除了T-90M主战坦克之外,带“别列若克”战斗模块的BMP-2M步兵战车、BMP-3步兵战车,还有BTR-82A装甲运兵车,这些装备在特别军事行动中都表现得挺厉害的。
西方的军事专家们都明白,所谓的“高强度实战检验”,其实就是在乌克兰战场上,与乌克兰军队以及背后援助的西方军事联盟和国际承包商部队进行正面比拼。
在这种战场氛围里还能获得陆军总司令的认可,说明这些装备的实战水平确实是有保证的。
T-90M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得靠前线部队的认可,梅德韦杰夫在2024年2月就提过,从战场返回的指挥官们,都主动找人帮忙弄到T-90M,觉得它是“特别棒的武器”。
你得知道,俄军在乌克兰用的坦克型号不少,有从库房翻新的一些苏联老型号,比如T-62、T-72,也有更现代的T-80。T-90M能成为阵地上的火热装备,明显是在实战中表现得远超预期的。
这辆坦克的防护实力可是它在战场上立足的命脉,T-90M不仅装备了结实的基础装甲,车体还大面积覆盖了“雷利克特”爆炸反应装甲,这是俄罗斯当前的主打装甲防护技术。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了弹药舱和乘员舱分开的设计,自动装弹机转盘周围的防护也加强了不少。这种布局能大大降低弹药被击中后引发爆炸的可能性,也为乘员的安全提供了更牢靠的保障。
普京在2024年7月引用一份报告时特别指出,T-90M在遇到路边炸弹袭击时展现出非常强的耐久力,这恰恰反映了它防护设计的效果。
除了这些,T-90M还借鉴了一些T-14“阿玛塔”坦克的技术,比如那新款炮塔和电子装备,一边保持稳定成熟,一边也提升了整体水平,作为两代坦克的过渡型号,正好弥补了俄军的战斗力空缺。
火力的增强让T-90M有了跟重型装甲目标对抗的本事,它装上了新式自动装弹机械和主炮,还能用更长尾翼的稳定脱壳穿甲弹,和以前比起来,这一穿透力可不一般,明显更强了。
这门主炮跟T-14“阿玛塔”坦克上用的2A82-1M类型火炮是出自一道的技术,除了穿甲弹之外,还能射炮射导弹啊,各种弹药轮番来,打击范围和机动性都妥妥的有保障。
梅德韦杰夫在2023年3月时直说,T-90M这款坦克在技术、战术参数以及重量方面,都比德国豹式、英国挑战者和美国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强不少。
操作和维护的方便程度,绝对是T-90M在战场上的一大优势。它延续了T-72系列坦克低维护的传统,即使性能大幅提升,维护的难度和花费也保持得相当不错。
相较之下,西方的主战坦克维护流程复杂得多,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也更高。而且,俄乌双方都在用的T-64和T-80坦克,维护起来也不如T-90M方便。
在后勤压力山大的乌克兰战场上,装备要想迅速修复,快马加鞭地归队作战,直接关系到部队持续作战的能力,而T-90M在这方面的表现,无疑帮了大忙。
再说了,T-90M还能和其他车辆实时进行数据传输,这让信息化作战的水平比老型号明显提高了不少。
不过T-90M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乌克兰的战场上,它还是吃了不少苦头,主要受到那种一次性自杀式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威胁。
这些装备价格实惠,但能灵巧地在空中盘旋,专门攻击坦克防御比较薄弱的顶部等位置,老式的装甲防护根本难以应付这种“从天而降”的突袭。
有俄罗斯军事专家表示忧虑,就算俄罗斯大力增加产量,还从库存里翻新维修苏联时代的老旧坦克,国防工业部门或许还是难以在不断损失的情况下,保持现有的坦克部队规模。
对于这些不足之处,俄军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改善方案。据计划,从2025年开始,俄军将在T-90M和T-72改进型号坦克上装配“竞技场-M”主动防护系统。
这套装备采用破片杀伤的方法,能够利用脉冲多普勒雷达、光电感应器等多种检测设备,探测即将袭来的目标。在坦克周边1.3到3.9米范围内引爆破片弹,制造密集的金属弹幕,以拦截目标,尤其对像自杀式无人机这样的低空、低速目标,效果挺不错。
多辆坦克组成的队形作战时,靠数据协作还能把防护面积打得更大,整体的生存能力自然就提升了不少。
据俄军估计,这套系统一普及,坦克的损失率会比之前几年明显下降,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来推进T-90M的产量继续增长。
看得出来,乌克兰的装甲车辆缺口比俄罗斯还要严重些,乌军的装备大多靠西方盟友帮衬,但西方在弥补乌军损失这块也没啥太大本事。
拿欧洲一些国家来说吧,他们本身坦克储备就不算太充裕,支援乌克兰之后,补足产能并不容易,这也让乌军拿到的先进坦克始终有限,损失之后也很难及时补充。
在库尔斯克那边的战斗力,乌克兰军队用了不到八个月就损失了差不多7000辆各式各样的装备,这样的消耗速度,根本靠西方援助补不上。
而且,西方提供的装备价格不便宜,一旦出问题,修理起来不仅麻烦,花的钱也不少,这让乌克兰的装甲力量变得更加难以维持。
T-90M的进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战场需求倒逼技术升级的典型例子。俄军在2019年先后采购了10辆T-90M进行试用,到了2020年4月,这款坦克正式装备部队,然后就直接投入乌克兰的战场,经受严峻考验。
这三年半的过程中,这款坦克根据实战中的反馈不断升级,从装甲保护到火控系统,每一个细节都针对实际战场上的威胁进行改进。
它并不追求某一项性能达到极限,而是在防护、火力和维护之间找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这个平衡刚好符合乌克兰战场的复杂环境。
目前外界还在争论T-90M“世界最好坦克”这个称号到底合不合理,毕竟它还没跟西方那些最先进、多次升级的坦克在大规模正面交战中碰过面。
不过,看看实际作战表现吧,T-90M确实是目前最符合俄军需要的武器装备,不仅拥有应对战场各种威胁的实力,还能满足大批量装备和长时间作战的后勤保障。
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